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寒引起的痛经怎么办

2025.04.16 11:04

宫寒引起的痛经可通过艾灸暖宫、中药调理、热敷缓解、适度运动、饮食温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艾灸暖宫:艾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关元、气海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驱散寒气,缓解子宫痉挛。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渗透至深层组织,改善宫寒状态,长期坚持可减少痛经发作频率。操作时需注意距离皮肤适度,避免烫伤,建议经前一周开始连续施灸。

2.中药调理:选用温经散寒的方剂如艾附暖宫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可调和气血、温养胞宫。药材中的肉桂、干姜等成分能扩张血管,增强子宫供血,减轻经期疼痛。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避免过量导致上火,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热敷缓解:包括用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下腹部,温度保持在40-50℃,每次15-20分钟。热量直接作用于子宫区域,松弛平滑肌,降低前列腺素分泌,从而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接触皮肤,防止低温烫伤。

4.适度运动:经前练习瑜伽、慢跑等低强度运动,加速盆腔血流,提升阳气。运动时产生的内源性热量有助于化解寒凝,改善子宫环境。避免经期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建议选择舒缓的伸展动作。

5.饮食温补:日常多食用红枣、桂圆、生姜等温性食材,忌生冷寒凉食物。温补类食物能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分泌功能,减少经血淤滞。可搭配红糖水或药膳汤饮,长期调理有助于改善宫寒体质。

宫寒痛经需综合调理,结合生活习惯调整与医学干预。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