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缓解失眠的症状

2025.09.11 19:33

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规律、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减少睡前刺激、适度运动放松、合理饮食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规律: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避免昼夜颠倒。建议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即使周末也不过度补觉。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逐步建立规律作息后,身体会自然形成睡眠节律,减少入睡困难。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卧室保持黑暗、安静和适宜温度,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隔绝光线。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透气寝具,枕头高度需贴合颈椎曲线。湿度控制在50%左右,必要时使用加湿器。环境舒适度提升能缩短入睡时间并减少夜间觉醒。

3.减少睡前刺激: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避免激烈讨论或思考复杂问题,可通过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放松情绪。晚餐后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这些物质会干扰深度睡眠。

4.适度运动放松:白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睡前尝试腹式呼吸或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逐步收紧再放松全身肌肉群。运动能缓解焦虑并提升睡眠质量,但需注意强度和时机。

5.合理饮食调节:晚餐不宜过饱或空腹,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或香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补充含色氨酸的食材如牛奶或坚果。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起夜频率。

长期失眠需结合多因素改善,避免依赖药物。睡前情绪波动较大时可记录烦恼并搁置至次日处理。若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