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需要按什么穴位

2025.03.24 17:51

高血压可以通过按摩太冲穴、曲池穴、内关穴、涌泉穴、百会穴来辅助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疏肝理气、平肝潜阳,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太冲穴,可以调节肝脏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2.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曲池穴具有清热降压、疏风解表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通过刺激曲池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引起的不适。

3.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有助于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高血压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内关穴,可以调节心脏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4.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按摩涌泉穴具有滋阴降火、引火归元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失眠、烦躁等症状。通过刺激涌泉穴,可以调节肾脏功能,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质量。

5.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摩百会穴有助于升阳固脱、醒脑开窍,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百会穴,可以调节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引起的不适。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按摩,并注意按摩力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穴位按摩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