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肝炎怎么诊断

2025.10.09 17:11

慢性肝炎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明确是否存在肝脏炎症及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慢性肝炎需进行多项检查。血液检查是基础,包括肝功能检测如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反映肝细胞损伤及合成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如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帮助确定病毒性肝炎类型;自身免疫抗体如ANA、AMA排查自身免疫性肝炎。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可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发现纤维化、肝硬化或占位性病变。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直接评估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如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患者应如实提供病史,包括饮酒史、用药史及家族肝病史。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酒,部分项目需空腹。慢性肝炎早期症状隐匿,定期体检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若确诊,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