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血小板的标准值

2024.12.27 08:12

血小板的标准值通常为(100-300)×10⁹/L。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有形成分,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的正常范围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10⁹/L 时,称为血小板减少。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严重时可发生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可能是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疾病影响骨髓造血;也可能是破坏或消耗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若血小板计数高于 300×10⁹/L,则称为血小板增多。轻度增多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显著增多时,容易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可引起肢体血栓栓塞、脑梗死等疾病。引起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包括反应性增多,如感染、缺铁性贫血等疾病恢复过程中;也可能是原发性增多,如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血小板标准值是评估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血小板计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受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小板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