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9.15 22:25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通过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评估神经根受压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肌力减退、感觉异常或反射减弱。触诊可发现腰椎局部压痛或肌肉紧张,步态异常也可能提示神经功能障碍。结合病史询问,初步判断病变节段和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位置、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是首选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适用于观察骨性结构变化或钙化椎间盘。X线平片可排除骨折、肿瘤等骨性疾病,但无法直接诊断椎间盘突出。

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帮助判断神经根损伤范围和程度,区分其他周围神经病变。异常自发电位或传导延迟可定位受损神经节段,辅助评估病情进展或术后恢复情况。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排除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部分病例需检测类风湿因子或抗核抗体,以鉴别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脑脊液检查在罕见情况下用于排除脊髓病变。

5.鉴别诊断:需与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区分。结合症状特点和检查结果,排除马尾综合征等急症,避免误诊导致治疗延误。

确诊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依赖单一指标。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防止加重神经损伤。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影像学,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下肢瘫痪需立即就医。康复阶段需规范锻炼,避免弯腰负重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