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人驼背是什么原因

2025.07.30 23:51

老年人驼背的常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形、长期姿势不良引发脊柱力学失衡、椎间盘退变使脊柱稳定性下降、肌肉萎缩无力无法支撑脊柱、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引发脊柱畸形。具体分析如下:

1.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形:骨质疏松使椎体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塌陷或压缩性骨折,多节椎体变形后形成驼背。日常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避免负重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2.长期姿势不良引发脊柱力学失衡:长期低头、弯腰等不良习惯使脊柱前倾,韧带和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导致结构性驼背。保持坐立时背部挺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定时活动拉伸,练习太极拳等柔缓运动。

3.椎间盘退变使脊柱稳定性下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弹性减弱,高度降低导致脊柱前屈,加速驼背形成。避免久坐久站,睡硬板床减轻脊柱压力,通过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4.肌肉萎缩无力无法支撑脊柱:背部及腹部肌肉因缺乏锻炼而萎缩,对脊柱的牵拉和支撑作用减弱,导致驼背加重。坚持适度力量训练如靠墙站立、小燕飞等动作,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

5.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引发脊柱畸形:炎症性疾病造成脊柱关节融合或韧带钙化,迫使脊柱固定于前屈状态。早期诊断干预是关键,遵医嘱进行药物控制,配合热敷、牵引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驼背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疼痛、呼吸困难等问题。预防重于治疗,需从年轻时关注脊柱健康,结合营养、运动及生活习惯调整,延缓或改善驼背进展。若已出现明显畸形,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矫形器具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