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流感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2025.03.11 11:56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预防流感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增强免疫力。

流感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至4天内出现,发热是主要表现之一,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以上,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咳嗽多为干咳,咽痛和鼻塞也较为常见。肌肉酸痛和头痛是流感的典型症状,常使患者感到极度疲劳。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或腹泻。流感的病程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但咳嗽和乏力可能持续更长时间。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眼、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能够减少病毒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同样不可忽视,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症状更为严重且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流感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如注射部位疼痛或低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每年需接种最新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流感的传播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