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脱落细胞检查是什么

2025.10.11 17:41

尿脱落细胞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脱落的细胞形态,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医学检测方法。该检查属于无创性操作,主要采集自然排出的尿液样本,经过离心、染色等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分析细胞特征,常用于筛查肿瘤、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

尿液中的脱落细胞来源于泌尿系统的上皮组织,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少量形态完整的表层上皮细胞。当泌尿系统发生病变时,如膀胱癌、肾盂癌等,异常细胞会大量脱落并随尿液排出。通过检查可发现细胞核增大、核质比例失调、染色质异常等恶性特征。炎症或结石也可能导致细胞形态改变,如出现多核巨细胞或炎性细胞浸润。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测综合判断。

进行尿脱落细胞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大量饮水,以免稀释样本。建议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的中段部分,减少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样本需尽快送检,避免细胞溶解影响结果准确性。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通过膀胱镜、活检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该检查虽无创且操作简便,但存在一定假阴性可能,需定期复查或联合其他检测提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