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盆骨骨裂怎么办

2025.07.23 08:37

盆骨骨裂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采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减少移位风险、配合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卧床休息促进骨骼自然愈合、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盆骨骨裂后继续活动可能导致裂痕扩大或错位,加重损伤。应保持平躺姿势,避免翻身或坐起,必要时由专业人员协助搬运。移动时需使用担架或硬板固定,减少盆骨受力。早期制动能有效防止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2.采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减少移位风险:根据骨裂程度选择骨盆带、石膏或弹性绷带固定,限制盆骨活动。固定时需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无法稳定骨骼。定期调整固定装置,确保贴合度。固定期间需观察皮肤状况,防止压疮或过敏。

3.配合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镇痛药,减轻肿胀和疼痛。避免自行增减药量,防止胃肠道或肝肾负担。中药外敷可辅助活血化瘀,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4.卧床休息促进骨骼自然愈合:轻度骨裂需绝对卧床2-4周,严重者延长至6-8周。休息时保持下肢中立位,膝下垫软枕减少盆骨压力。避免侧卧或屈髋动作,防止骨骼错位。恢复期可进行脚踝活动,预防血栓。

5.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每周或每两周拍摄X光片,监测骨裂愈合进度。若出现愈合延迟或错位,需调整治疗方案。康复后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低强度训练,如抬腿或肌肉收缩,避免突然负重。

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补充钙质和蛋白质,但避免过度进补。注意排便通畅,减少腹部用力。出现发热、麻木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