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老人打白蛋白的最大危害

2024.12.05 17:58

老人打白蛋白可能有过敏反应、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高钠血症、影响自身蛋白合成等危害。具体分析如下:

1.过敏反应:

白蛋白虽然经过严格处理,但仍有一定过敏风险。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系统较为敏感,输入白蛋白后,免疫系统可能将其识别为外来异物,从而启动免疫反应。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皮疹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抗过敏急救处理。

2.加重心脏负担:

白蛋白输入体内后会增加血液的胶体渗透压,导致血管内液体量增多。老人心脏功能通常有所减退,过多的液体进入血管会使心脏泵血负担加重。原本心脏功能就不佳的老人,可能因此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影响心脏功能的稳定。

3.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白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进而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后,血流速度会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对于老人来说,本身血管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硬化和狭窄,血栓一旦形成,可能堵塞血管,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4.引发高钠血症:

白蛋白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钠离子,大量输入白蛋白可能导致体内钠离子摄入过多。老人肾脏对钠离子的代谢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多余的钠离子,从而引起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引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会导致细胞脱水,影响细胞正常功能,出现口渴、乏力、烦躁,甚至昏迷等症状。

5.影响自身蛋白合成:

长期或不恰当使用白蛋白,会使身体对外源性白蛋白产生依赖。人体自身的蛋白质合成机制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当外源性白蛋白大量进入体内,会抑制自身肝脏等器官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一旦停止输入白蛋白,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反弹,导致老人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使用白蛋白前需全面评估老人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使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液指标等,出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