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总是吃不饱是什么原因

2025.02.23 12:28

总是吃不饱可能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饮食结构因素、运动量因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因素: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较大,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快,所以容易有吃不饱的感觉。另外,孕期女性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母体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食量也会相应增加。同时,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身体消耗大量能量,需要通过进食补充,也会经常感觉吃不饱。

2.心理因素:情绪问题如焦虑、压力大时,有些人会通过吃东西来缓解情绪,即使身体已经摄入足够的能量,大脑却还发出饥饿的信号。另外,习惯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进食的人,如看电视时、无聊时,可能并非真正饥饿,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习惯性行为,导致总是想吃东西,感觉吃不饱。对食物的过度喜爱和关注,看到美食就难以控制食欲,也会造成总是吃不饱的错觉。

3.疾病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细胞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从而不断发出饥饿信号,使人总有吃不饱的感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速度加快,能量消耗增多,患者也会经常感到饥饿,食量增大。肠道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肠道内掠夺人体摄入的营养,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也会导致食欲亢进,总觉得吃不饱。

4.饮食结构因素:如果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而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快,会使血糖迅速上升然后又快速下降,这就容易让人很快又感到饥饿。例如只吃大量的精制米面制品,而少吃肉类、豆类、蔬菜等食物,就可能总是吃不饱。另外,食物的体积也会影响饱腹感,一些高能量但体积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糖果等,虽然提供了较多热量,但不能给胃部足够的填充感,吃完后不久就会感觉饥饿。

5.运动量因素:运动量较大的人,身体消耗的能量多,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能量。例如运动员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身体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来维持肌肉功能、修复组织和提供能量,所以食量会比普通人多很多,经常会有吃不饱的情况。即使是普通人群,如果日常活动量突然增加,如开始进行健身锻炼或者增加了体力劳动强度,身体的能量需求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导致食欲增加,感觉总是吃不饱。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如果怀疑是疾病因素导致的总是吃不饱,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要学会正确应对心理压力,避免通过过度进食来缓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