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白芍的药理机制是什么

2025.07.10 14:56

白芍的药理机制主要涉及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氧化及神经保护等多方面作用。其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发挥药效,在传统和现代医学中均有广泛应用。

白芍的药效物质基础以芍药苷为代表,这类单萜苷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环氧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在镇痛方面,白芍通过调节中枢及外周阿片受体,降低疼痛敏感性。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抑制过度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同时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白芍的抗氧化活性源于清除自由基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组织的损伤。神经保护作用则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脑血流及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相关,尤其在缺血性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现显著。

使用白芍时需注意其剂量依赖性效应,过量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肝毒性。与抗凝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谨慎监测。孕妇及体质虚寒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加重寒凉症状。长期服用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确保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