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怎么会引起传导阻滞

2025.03.07 20:05

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以及炎症或感染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结构异常: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异常是导致传导阻滞的常见原因。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能影响传导系统的正常发育。后天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也可能导致传导系统受损。心脏手术或创伤也可能直接损伤传导系统,导致传导阻滞。

2.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传导阻滞的重要诱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影响传导系统的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时,缺血区域的心肌细胞坏死,传导功能丧失,导致传导阻滞。慢性心肌缺血可能导致传导系统纤维化,长期影响传导功能。

3.电解质紊乱:电解质平衡对心脏传导系统至关重要。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传导速度减慢。高钾血症可能抑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导致传导阻滞。钙离子浓度异常也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传导功能障碍。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干扰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可能延长心肌细胞的不应期,导致传导阻滞。洋地黄类药物过量可能抑制钠钾泵,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可能延长QT间期,导致传导阻滞。

5.炎症或感染:心肌炎是导致传导阻滞的常见原因。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可能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影响传导功能。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风湿性心肌炎,长期影响传导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导致心肌炎症,影响传导功能。

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电生理特性、代谢状态以及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传导功能障碍。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治疗策略应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预防传导阻滞的发生,需注意心脏健康,避免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