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之前没有乙肝为什么后来体检有乙肝

2025.10.09 17:11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之前体检未发现乙肝但后来确诊,通常与病毒潜伏期、检测误差或后期感染有关。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处于无症状携带状态,早期体检未检出不代表未被感染,随着病毒活跃或检测手段提升,后期体检可能发现感染。接触传染源也可能导致后期感染。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若之前体检未感染,后期发现阳性,需考虑是否在两次体检间接触过传染源,如共用注射器、不洁医疗器械或未防护的性行为。部分感染者初期病毒载量低,常规检测可能漏诊,随着免疫力变化或病毒复制活跃,后期体检才显现。医疗操作中的交叉感染或输血风险虽已大幅降低,但仍有极少数案例因窗口期感染未被及时发现。疫苗接种不完整或抗体失效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确诊乙肝后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明确病情阶段。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减少肝脏负担。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防止血液或体液接触他人。接种乙肝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未接种或抗体不足者应及时补种。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可降低肝硬化或肝癌风险。接触高危人群或疑似暴露后,应尽快就医进行暴露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