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突发疾病有哪些

2025.03.07 20:05

心脏突发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具体分析如下:

1.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和出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进而阻塞血流。及时就医和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异常,包括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常见类型有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症状可能包括心悸、头晕、胸痛或晕厥。病因多样,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起搏器植入等。定期体检和避免诱发因素有助于预防。

3.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或下颌。诱因包括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等。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冠状动脉介入或搭桥手术。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至关重要。

4.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身体需求的综合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因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等。治疗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心脏移植。生活方式调整如限盐、限水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5.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的紧急情况。常见原因包括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脉搏消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抢救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避免过度劳累。

心脏突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公众应提高对心脏疾病的认识,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心脏突发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