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溢血病人需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脑溢血病人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严格控制血压防止波动、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坚持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血管破裂风险。脑溢血病人需避免紧张、愤怒等强烈情绪刺激,家属应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类药物。过度兴奋可能诱发再次出血,尤其发病后3个月内需格外注意。

2.严格控制血压防止波动:高血压是脑溢血复发的主要诱因,病人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降压药需遵医嘱规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动作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血压控制目标通常维持在140/90mmHg以下。

3.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发病后需按医嘱进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观察血肿吸收情况。康复期每1-3个月需评估神经功能恢复进度,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头痛加重、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出现新发出血或脑水肿。

4.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时过度屏气会使颅内压升高,可能诱发再次出血。饮食中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每日定时如厕培养排便习惯,避免久蹲或用力过猛,尤其卧床病人需辅助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5.坚持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早期康复介入可减少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者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语言障碍者应进行发音训练,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康复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需保持耐心并定期评估效果。

脑溢血病人需戒烟戒酒,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外出时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任何新发症状都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不可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