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样才能治足跟痛

2025.09.15 22:25

足跟痛可通过热敷缓解局部血液循环、穿戴足弓支撑鞋垫矫正受力、适度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控制体重减少足部负荷、局部药物外敷消炎镇痛。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缓解局部血液循环:每日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足跟15-20分钟,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宜。热刺激能扩张血管,促进炎症物质代谢,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烫伤,急性损伤初期不宜热敷。

2.穿戴足弓支撑鞋垫矫正受力:选择具有足弓承托功能的鞋垫,分散足底压力,避免跟骨过度负重。定制鞋垫需根据足型调整,扁平足或高弓足需针对性设计。日常避免穿硬底鞋或拖鞋长时间行走。

3.适度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坐位伸直患腿,用毛巾绕住前脚掌向身体方向轻拉,保持15秒后放松,重复5-10次。拉伸可增加筋膜弹性,减轻晨起时足跟刺痛。动作需缓慢,避免暴力牵拉造成损伤。

4.控制体重减少足部负荷:超重会增加行走时跟骨承受的冲击力,通过饮食调整与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逐步减重。体重每减轻5公斤,足跟压力可显著降低,延缓足底筋膜退化。

5.局部药物外敷消炎镇痛:选用含中药成分的膏药贴敷,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类药物。药效通过皮肤渗透作用于疼痛部位,每日更换一次。皮肤过敏或破损时禁用,孕妇慎用。

出现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伴随红肿需就医排查骨刺或筋膜撕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夜间可使用护踝固定足部中立位。急性期暂停剧烈运动,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