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副鼻窦炎的检查有哪些

2025.06.30 16:16

副鼻窦炎的检查包括鼻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鼻窦穿刺检查、鼻腔分泌物检查和前鼻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鼻内窥镜检查:通过纤细的光学内窥镜深入鼻腔,直接观察鼻窦开口及周围黏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充血、肿胀或脓性分泌物。检查过程需局部麻醉,可清晰显示中鼻道、筛窦等细微结构,对早期病变敏感度高,有助于明确炎症范围及程度。

2.影像学检查:常用方法为鼻窦X线平片或CT扫描,能清晰显示鼻窦内气体、液体及黏膜增厚情况。CT可多平面重建,精确评估各鼻窦受累范围,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X线操作简便但分辨率较低,通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3.鼻窦穿刺检查:在无菌条件下穿刺上颌窦,抽取窦内积液进行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该检查可明确病原体类型,指导抗生素选择,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损伤周围血管或神经。

4.鼻腔分泌物检查:采集鼻腔或鼻窦出口处的分泌物,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成分及细菌形态,辅助鉴别感染类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过敏因素,中性粒细胞为主则倾向细菌感染。检查无创且快速,但结果易受取样部位影响。

5.前鼻镜检查:使用鼻镜撑开前鼻孔,肉眼观察鼻腔前段及中鼻甲状态,初步判断黏膜是否红肿、有无脓液流出。操作简单快捷,适合门诊初筛,但对深部鼻窦病变诊断价值有限。

检查前需确认是否有出血倾向或麻醉药物过敏史。影像学检查孕妇应慎用,儿童需配合镇静措施。穿刺检查后需压迫止血,避免剧烈擤鼻。部分检查可能引起短暂不适,需提前说明以缓解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