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有哪些类型

2025.08.11 14:18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具体分析如下:

1.头皮损伤:头皮损伤是颅脑外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分为擦伤、挫伤、裂伤及撕脱伤。头皮血供丰富,损伤后易出血,但愈合能力较强。严重撕脱伤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需及时清创缝合。头皮损伤虽表浅,但可能掩盖深部颅骨或脑组织损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排除。

2.颅骨骨折:颅骨骨折按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按形态分为线形、凹陷、粉碎性骨折。颅底骨折常伴脑脊液漏或脑神经损伤,如熊猫眼征、耳漏等。凹陷骨折可能压迫脑组织需手术复位。骨折本身未必致命,但可能合并颅内出血或感染。

3.脑震荡:脑震荡属于轻度弥漫性轴索损伤,表现为短暂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无结构性损伤。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等,通常数日内缓解。需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密切观察意识变化。反复脑震荡可能引发累积性脑损害。

4.脑挫裂伤:脑组织局部出血、水肿和坏死,常见于额颞叶。临床表现与损伤部位相关,如偏瘫、失语或精神症状。CT显示混杂高低密度影。严重者可进展为脑疝,需脱水降颅压或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5.颅内血肿:按部位分为硬膜外、硬膜下和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多因动脉破裂,呈梭形;硬膜下血肿常由静脉撕裂,范围较广。脑内血肿多见于挫裂伤区。血肿压迫脑组织需及时手术清除,避免脑干受压危及生命。

颅脑损伤后需动态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警惕迟发性出血。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影像学复查排除隐匿性损伤,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饮食宜清淡,控制颅内压升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