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经常服用激素药容易患骨质疏松吗

2025.07.30 15:59

经常服用激素药物确实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某些类型的激素,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会干扰骨骼的正常代谢过程,增加骨质流失的风险,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症。

激素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时具有重要作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和某些类型的癌症等。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激素药物会抑制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导致骨骼的重建过程失衡。激素还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的风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骨密度下降的速度显著高于未使用此类药物的人群。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女性中,骨质疏松的风险更为明显,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在使用激素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骨骼健康的维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了解骨骼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非常重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适度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激素药物的情况下。关注骨骼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保护骨骼的完整性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