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诊断的

2025.04.29 08:09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排除其他疾病、符合诊断标准。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痤疮、多毛、脱发等高雄激素症状,以及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临床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这些特征性表现,作为初步判断依据。月经紊乱是最常见的就诊原因,高雄激素症状则有助于与其他内分泌疾病鉴别。

2.超声检查: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显示卵巢体积增大,单侧或双侧卵巢内可见12个以上直径2-9毫米的卵泡,呈项链征排列。超声需在月经周期早期进行,避免黄体期干扰。卵巢多囊样改变是重要诊断依据,但需注意部分正常人群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3.激素水平检测:血清学检查显示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比值升高、睾酮等雄激素水平增高,部分患者伴随抗米勒管激素升高。激素检测需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进行,避免生理波动影响结果。高雄激素血症是核心指标,但需排除肾上腺或垂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改变。

4.排除其他疾病: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泌乳素、皮质醇等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库欣综合征等类似表现的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遗传性疾病也需通过基因检测或ACTH刺激试验鉴别。排除标准是诊断的必要环节。

5.符合诊断标准:目前采用鹿特丹标准,满足月经异常、高雄激素表现或生化指标、卵巢多囊样改变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不同指南对代谢异常的纳入要求存在差异,临床需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个体化评估。诊断标准为全球共识,但需动态更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需整合多方面证据,避免单一指标误判。临床实践中应关注患者长期代谢与生殖健康,早期干预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