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胆囊炎如何检查

2024.12.31 07:27

慢性胆囊炎可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等方式检查右上腹胆囊区。若有慢性胆囊炎,可能会触及肿大的胆囊,伴有压痛,墨菲氏征可能呈阳性,即在深吸气时胆囊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有助于初步判断胆囊是否存在炎症等异常情况。

2.血液检查:主要查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肝功能指标等。在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胆囊炎症影响胆汁排泄等因素导致的。

3.超声检查:这是诊断慢性胆囊炎常用的检查方法。超声下可观察胆囊的大小、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是否有结石等情况。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往往增厚、毛糙,胆囊可能缩小,若合并胆囊结石可看到强回声光团伴有声影。具有无创、便捷、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

4.CT检查:能清晰显示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对于慢性胆囊炎,可看到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等。在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例如与胆囊癌等疾病的区分。同时,CT还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胆囊穿孔等并发症,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5.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胆管和胰管的情况。在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可用于评估胆囊管、胆总管是否存在异常,如是否有结石梗阻、胆管狭窄等情况。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不需要造影剂就可以清晰显示胆管系统的结构,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或者怀疑合并胆管病变的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慢性胆囊炎患者在检查前应避免进食油腻食物,以免引起胆囊收缩影响检查结果。检查时应放松心情,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检查动作,如超声检查时需要暴露腹部,应积极配合。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应告知医生,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或者与检查过程中的造影剂等发生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