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胸腔积血的原因及治疗有哪些

2024.12.31 08:14

胸腔积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胸部外伤、医源性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胸腔内血管破裂、肿瘤侵犯血管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胸部外伤:胸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外伤时,如车祸、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胸廓的完整性可能被破坏,肋骨骨折端可能刺破肋间血管、胸廓内血管或肺组织,导致血液流入胸腔形成积血。对于这种情况,若积血量较少,可采取保守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止血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积血变化。若积血较多,出现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则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出积血,必要时进行开胸手术止血修复受损组织。

2.医源性损伤: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胸腔积血。例如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胸腔内的血管。在胸腔穿刺时,穿刺针可能误穿血管导致出血。对于医源性胸腔积血,若积血较少,可先暂停相关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症状,给予止血药物。若积血持续增加或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可能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或其他相应处理,同时要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3.凝血功能障碍:当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时,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胸腔内的微小血管即使没有明显的外伤也可能自发性出血,进而形成胸腔积血。针对这种病因,首先要对凝血功能障碍进行诊断和评估,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同时根据积血的量和患者的症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胸腔积血的引流等处理。

4.胸腔内血管破裂:胸腔内的血管本身病变,如主动脉瘤破裂、肺动脉破裂等,可导致大量血液迅速涌入胸腔。主动脉瘤可能由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使血管壁薄弱,在某些诱因下发生破裂。这种情况通常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尽快进行手术修复破裂的血管,如开胸进行主动脉修补或置换等手术。

5.肿瘤侵犯血管:肺部或纵隔的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犯周围的血管,如肺癌侵犯肺血管或纵隔肿瘤侵犯胸廓内血管等,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胸腔积血。对于这种情况,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先进行止血治疗,然后针对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可能只能进行姑息性的止血和对症支持治疗。

在胸腔积血的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哪种病因导致的,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是否加重、胸痛是否缓解等。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和感染。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要做好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