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肠炎引起痉挛性肠梗阻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03 11:23

急性肠炎引起痉挛性肠梗阻主要有肠道炎症刺激、电解质紊乱、细菌毒素作用、肠壁缺血、神经反射异常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炎症刺激:急性肠炎时肠道黏膜发生炎症,炎症因子释放,刺激肠壁平滑肌,使其强烈收缩。肠壁平滑肌的过度收缩会导致肠腔变窄,阻碍肠内容物的正常通过,从而引发痉挛性肠梗阻。肠道炎症的产生多与感染、饮食不洁等因素有关,感染源如细菌、病毒等侵袭肠道,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环境,引发炎症反应。

2.电解质紊乱:急性肠炎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会导致大量的电解质丢失,如钾、钠、氯等。电解质在维持肌肉正常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电解质紊乱时,肠壁平滑肌的兴奋性会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异常收缩。例如,低钾血症会使平滑肌细胞的静息电位超极化,导致肌肉兴奋性降低,收缩功能失调,进而引起肠管痉挛,造成肠梗阻。

3.细菌毒素作用:在急性肠炎中,某些细菌感染后会释放毒素。这些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肠壁平滑肌细胞,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例如,细菌毒素可能影响平滑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使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调节机制失衡,导致其过度收缩。同时,毒素还可能引起肠道的炎症反应加重,进一步刺激肠壁,促使痉挛性肠梗阻的发生。

4.肠壁缺血:急性肠炎时,肠道的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肠壁的血液供应。肠壁缺血会使肠壁平滑肌细胞缺氧、代谢障碍,细胞功能受损。为了应对这种缺血状态,平滑肌细胞可能会出现代偿性的强烈收缩,试图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但这种过度收缩却容易引发肠腔狭窄,导致痉挛性肠梗阻。

5.神经反射异常:肠道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急性肠炎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弧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再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异常的神经冲动传回肠道。这种异常的神经冲动会干扰肠壁平滑肌的正常节律性收缩,使其出现痉挛性收缩。例如,炎症刺激肠道的感受器后,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纤维传至脊髓或脑的低级中枢,在中枢内进行整合后,传出冲动经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纤维传至肠壁平滑肌,引起平滑肌的异常收缩。

在急性肠炎期间,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