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如何腹式呼吸

2025.03.11 11:56

腹式呼吸通过放松身体、调整姿势、缓慢吸气、充分呼气、保持节奏来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1.放松身体:腹式呼吸的第一步是确保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紧张的身体会限制横膈膜的运动,影响呼吸效果。可以通过平躺或坐姿,将双手轻轻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放松肩膀和颈部,避免用力,让呼吸自然流畅。放松身体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使呼吸更加深入和有效。

2.调整姿势:正确的姿势是腹式呼吸的基础。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脊柱应保持直立,但不过度挺直。坐姿时,双脚平放在地面,双膝与肩同宽。站姿时,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横膈膜自由移动,使呼吸更加顺畅。调整姿势还能减少对肺部的压迫,提高呼吸效率。

3.缓慢吸气:腹式呼吸的核心是通过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逐渐隆起。吸气时,注意力集中在腹部,感受空气进入肺部并推动横膈膜下降。缓慢吸气有助于增加肺部的氧气摄入量,同时减少呼吸频率。缓慢吸气还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帮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缓解压力和焦虑。

4.充分呼气:腹式呼吸的呼气过程同样重要。通过嘴巴缓慢呼气,腹部逐渐收缩,将体内的二氧化碳充分排出。呼气时,可以轻轻收缩腹部肌肉,帮助排出更多废气。充分呼气有助于清除肺部残留的空气,为下一次吸气腾出更多空间。充分呼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氧气利用率。

5.保持节奏:腹式呼吸需要保持稳定的节奏,避免急促或紊乱的呼吸。可以通过计数来控制呼吸节奏,例如吸气时数到四,呼气时数到六。保持节奏有助于维持呼吸的深度和均匀性,使身体更好地适应呼吸模式。稳定的呼吸节奏还能调节心率,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整体健康。

腹式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呼吸方式,通过调整身体状态和呼吸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增强氧气摄入,缓解压力,并促进整体健康。长期坚持腹式呼吸,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心理和生理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