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视网膜血管阻塞引起失明能治疗吗

2024.09.25 10:13

视网膜血管阻塞引起的失明部分是可以治疗的,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视网膜血管阻塞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阻塞。一旦发生,会对视网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对于视网膜动脉阻塞,如果能在发病极早期进行及时的治疗,如通过眼球按摩、前房穿刺、溶栓等方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部分视力,但通常预后并不理想。而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相对复杂一些,早期可使用药物来减轻黄斑水肿等,后期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治疗,以尽量挽救视力和防止并发症。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也很难使视力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尤其是如果阻塞时间较长、视网膜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失明可能难以逆转。

视网膜血管阻塞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患者一旦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或丧失,应尽快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同时,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降低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发生风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过度用眼和眼部受伤。对于视网膜血管阻塞引起的失明,虽然治疗有一定难度,但及时就医和综合治疗仍有可能改善视力状况,患者不应轻易放弃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