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积液是怎么回事

2025.09.11 17:28

脑积液是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或脑组织受压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循环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最终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当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时,可能引发脑积液,医学上称为脑积水。

脑积液的成因多样,包括先天发育异常、颅内感染、出血、肿瘤或外伤等。先天性疾病如中脑导水管狭窄可能导致脑脊液流通受阻;颅内感染或出血后,纤维蛋白或血块可能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肿瘤压迫也可能阻碍脑脊液流动。根据发病机制,脑积液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类。交通性脑积液因吸收障碍引起,非交通性脑积液则因循环通路阻塞导致。临床表现与年龄相关,婴幼儿可能出现头围增大、囟门膨隆,成人则常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

诊断脑积液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明确脑室扩张程度和病因。治疗需针对病因,部分病例可通过药物减少脑脊液分泌或促进吸收,严重者需手术干预,如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术后需密切监测感染、分流管堵塞等并发症。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外伤,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