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早产儿应该怎么带

2025.10.14 15:12

早产儿需要维持适宜体温避免低体温、注重科学喂养保证营养摄入、预防感染加强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重视情感互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具体分析如下:

1.维持适宜体温避免低体温:早产儿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使用保温箱或暖床保持环境温度在32-34℃。接触时需预热衣物,避免裸露导致热量流失。体温过低可能引发代谢紊乱,需每4小时监测肛温,维持在36.5-37.3℃。

2.注重科学喂养保证营养摄入:早产儿吸吮力弱,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首选母乳并添加母乳强化剂。无法经口喂养时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需记录每日摄入量,确保热量达120-150千卡/公斤体重,蛋白质3-4克/公斤体重。

3.预防感染加强消毒隔离:早产儿免疫系统未成熟,需单独使用消毒器械,接触前后严格洗手。衣物、奶瓶需高温消毒,避免探视。出现皮肤脓疱、体温波动需立即就医。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湿度维持在55%-65%。

4.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纠正月龄后每月评估体重、头围、身长曲线。采用早产儿专用生长量表,重点观察神经行为发育,如追视、抬头等里程碑。发现发育迟缓需及时干预,避免错过黄金康复期。

5.重视情感互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袋鼠式护理可稳定心率呼吸,每日皮肤接触不少于1小时。轻声说话、抚触刺激触觉发育,黑白卡片训练追视能力。避免过度刺激,单次互动不超过15分钟。

早产儿出院后需持续观察黄疸、呼吸暂停等异常症状,家中备好急救药物。避免接触烟雾、化学制剂,接种疫苗需按纠正月龄规划。喂养不耐受时需调整配方奶浓度,记录呕吐、腹胀发生频率。出现嗜睡、拒奶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复查脑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