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一直服药血压还高如何治疗

2025.03.24 17:51

长期服药后血压仍高,需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改善生活方式、排查继发性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心理调节与减压。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长期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高,可能与药物种类或剂量不合适有关。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可考虑更换药物类别,如从钙通道阻滞剂转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增加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降压效果。

2.改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至关重要。饮食上应减少盐分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也是重要措施。体重超标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重,每减重1公斤可降低约1毫米汞柱的血压。

3.排查继发性高血压: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继发性原因,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这些情况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单纯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肾上腺CT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继发性因素。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4.定期监测血压:持续监测血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家庭自测血压时,应选择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保持正确姿势。定期复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血压记录,便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5.心理调节与减压: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帮助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如园艺、音乐等,有助于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药物、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耐心和信心,认识到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能够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