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同源染色体是什么

2025.10.11 17:41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对形态、大小相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中,每对同源染色体携带相似的基因序列,控制相同的遗传性状,但等位基因可能存在差异。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在遗传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细胞中,23对染色体包含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每对常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正确分离对配子形成至关重要,若出现错误可能导致非整倍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同源染色体间的基因重组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变异,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医学研究中,同源染色体的异常可能引发癌症或遗传病,因此对其功能的研究有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同源染色体并非完全一致,等位基因的差异可能导致显隐性遗传现象。临床基因检测需区分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以准确判断遗传病风险。实验室中需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精确识别同源染色体。避免混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后者是复制后由同一染色体形成的结构。理解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对生殖医学和遗传咨询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