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活动盲肠综合征是什么病

2024.11.07 15:04

活动盲肠综合征是指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固定及其系膜未能与后腹膜融合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活动盲肠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盲肠和升结肠的系膜过长,使得盲肠在腹腔内活动度较大,可发生移位、扭转等异常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下腹疼痛,多为间歇性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疼痛可在运动、饮食改变等情况下诱发或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表现。在体检时,可触及右下腹活动的肿块,按压时可能有疼痛。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常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钡剂灌肠等检查。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等。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盲肠固定于合适的位置,以缓解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减少疾病的发作。对于活动盲肠综合征,需要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