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传染病吗

2025.08.18 16:37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传染病,主要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这种病毒通常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如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感染后,病毒可以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脑炎的发生,表现为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繁殖,并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虽然大多数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急性脑炎,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为了预防这种疾病,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采取防蚊措施,如使用驱蚊剂、穿长袖衣物、安装纱窗等,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季节性特征明显,通常在雨季和蚊虫繁殖旺盛的时期发病率较高,因此在这些时期尤其需要加强防护。

在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了解当地的疫情情况和蚊虫活动规律非常重要。出行前应咨询相关的健康信息,特别是在前往高风险地区时,确保接种疫苗。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也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措施。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需要个人、社区和公共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