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血压下降正常吗

2024.09.10 18:14

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是不正常的,且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严重受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明显减弱,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大面积心肌梗死时,这种情况可能更为突出。心肌梗死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严重的心动过缓等,也会影响心脏射血,进而导致血压下降。而且,患者因心肌梗死导致的剧烈疼痛、焦虑、紧张情绪等,可能会引起神经反射性血压下降。血压下降不仅反映了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和其他器官的灌注不足,增加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血压下降,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积极治疗心肌梗死,如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灌注。同时,根据血压下降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如补充血容量以提升血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改善心脏功能和维持血压稳定等。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需要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