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如何形成

2025.03.07 20:05

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主要涉及内皮细胞损伤、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斑块钙化等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内皮细胞损伤:颈动脉内皮细胞受到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因素的持续刺激,导致内皮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为脂质和炎症细胞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2.脂质沉积:受损的内皮细胞表面容易吸附低密度脂蛋白,这些脂质颗粒在内皮下层积聚,逐渐形成脂质核心,为斑块的形成奠定基础。

3.炎症反应:脂质沉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并吞噬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同时释放炎症因子,加剧局部炎症和斑块进展。

4.平滑肌细胞增殖:炎症因子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并增殖,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帽,覆盖在脂质核心表面,形成典型的粥样硬化斑块结构。

5.斑块钙化:随着斑块的发展,局部钙盐沉积增加,导致斑块钙化,使斑块变得坚硬且不稳定,增加了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对于预防和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和评估斑块情况,对于预防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