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痘疮样胃炎

2024.11.19 09:21

痘疮样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

痘疮样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有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约0.5-1.0厘米,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Hp感染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胃黏膜的这种特殊病变。免疫机制异常也可能在痘疮样胃炎的发病中起作用,机体的免疫细胞可能错误地攻击胃黏膜细胞,造成黏膜的损伤和病变。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如酗酒、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增加痘疮样胃炎的发病风险。

对于痘疮样胃炎患者,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上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烈性酒等,减少对胃黏膜的进一步刺激。要规律进餐,避免过饥过饱,尽量定时定量进食。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积极进行根除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的治疗方案。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因为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和黏膜修复功能。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也是很重要的,以便及时了解胃黏膜的病变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