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盆腔炎是什么原因

2025.04.14 16:14

盆腔炎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不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盆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通过阴道、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引发炎症。细菌感染可能由不洁性行为、卫生习惯不良或医疗操作不当引起。感染后,细菌在生殖器官内繁殖,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和渗出,形成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生育功能。

2.性传播疾病:淋病、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播疾病是盆腔炎的重要诱因。这些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生殖道后上行至盆腔,引发炎症。性传播疾病引起的盆腔炎通常症状较重,可能伴有发热、腹痛、异常分泌物等。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炎,增加不孕、宫外孕等风险。

3.宫腔操作不当:人工流产、刮宫、宫腔镜检查等宫腔操作可能损伤生殖道黏膜,为细菌入侵提供机会。操作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引发感染。宫腔操作还可能将阴道内的细菌带入宫腔,导致上行感染。术后未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过早恢复性生活,都会增加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4.免疫力低下:长期疲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免疫力低下时,生殖道正常菌群失衡,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容易引发感染。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炎症的修复过程,使盆腔炎迁延不愈,增加慢性化的可能性。

5.邻近器官炎症扩散:阑尾炎、结肠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循环扩散至盆腔,引发盆腔炎。炎症扩散过程中,病原体随血液或淋巴液进入盆腔,感染生殖器官。邻近器官的炎症还可能引起盆腔组织粘连,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都有助于降低盆腔炎的发生风险。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