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胃病要注意什么

2025.01.18 13:48

慢性胃病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情绪、适度运动、定期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规律饮食:慢性胃病患者保持规律的饮食至关重要。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维持胃酸分泌的正常节律。如果饮食不规律,胃酸分泌紊乱,可能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例如,不吃早餐会使胃部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而暴饮暴食则会使胃部过度扩张,增加胃部负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2.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对慢性胃病患者极为不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灼热感和疼痛加剧。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也会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过冷的食物可能引起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部血液循环;过热的食物则容易烫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从而加重病情。

3.保持良好情绪:情绪对胃部健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下,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干扰胃部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例如,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胃部的血管会收缩,胃酸分泌可能失调,导致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胃部功能的正常发挥。

4.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慢性胃病患者大有裨益。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减少胃部积食和腹胀的发生。像散步这种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能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对胃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促进胃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反而不利于胃部健康。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慢性胃病患者管理病情的重要环节。通过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手段,可以及时了解胃部的病变情况。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许多慢性胃病的重要病因,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根除治疗,有助于改善胃部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慢性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些都有助于胃部的调养和病情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