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巴雷特食管是什么

2024.08.10 15:36

巴雷特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

巴雷特食管主要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长期反复的胃酸反流刺激食管下段,导致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逐渐发生改变,被柱状上皮取代。这种柱状上皮与正常位于胃和肠道的上皮相似。

巴雷特食管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除了胃食管反流病,遗传因素、肥胖、吸烟、饮酒等也可能与巴雷特食管的发生有关。

巴雷特食管本身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患者可能仍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表现,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因食管狭窄而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

巴雷特食管的重要性在于其与食管腺癌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虽然并非所有巴雷特食管都会发展为食管腺癌,但患有巴雷特食管的人群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对于巴雷特食管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内镜下可观察到食管下段出现特征性的柱状上皮改变。通过病理活检可以明确柱状上皮的类型以及是否存在异型增生等。

对于巴雷特食管患者,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胃食管反流病,如使用药物减少胃酸分泌、改善生活方式等。对于存在异型增生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密切监测或采取内镜下治疗等措施。定期进行内镜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恶变并及时处理。巴雷特食管是一种需要重视和关注的疾病状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