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汁少有什么危害

2025.01.21 13:45

胆汁少会影响脂肪消化与吸收、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影响肠道功能、引发胆结石、造成肝功能损害。具体分析如下:

1.影响脂肪消化与吸收: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酶的作用。胆汁少会使脂肪消化不完全,导致脂肪泻,未被消化的脂肪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可导致消瘦、营养不良等情况。

2.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胆汁对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胆汁少会使这些维生素吸收障碍,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维生素E缺乏可能影响生殖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维生素K缺乏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3.影响肠道功能:胆汁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胆汁少会使肠道蠕动减慢。胆汁还有一定的抑制肠道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胆汁减少时,肠道内细菌易过度生长,可能引起肠道感染、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的平衡,影响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4.引发胆结石:胆汁分泌减少时,胆汁中的成分比例容易失调,胆固醇等物质容易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胆结石。胆结石又会进一步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加重胆汁分泌减少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5.造成肝功能损害:胆汁的分泌与肝脏密切相关,胆汁少可能反映肝脏功能出现问题。胆汁排泄不畅会导致胆汁淤积在肝脏内,对肝细胞产生损害,长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代谢异常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