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

2024.12.21 21:07

抗生素的危害包括导致耐药菌产生、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引起不良反应、影响肝肾功能、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导致耐药菌产生: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不断适应药物环境,从而产生耐药性。当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后,会使感染变得难以控制,一些原本有效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失效。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一种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这种细菌后,治疗会变得极为棘手,增加患者的患病时长、医疗成本,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2.破坏人体正常菌群:人体的肠道、皮肤等部位存在着大量的正常菌群,这些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抗生素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无差别地影响正常菌群。比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而且正常菌群的破坏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

3.引起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瘙痒,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影响听力和肾脏功能,导致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肾功能损害等问题。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4.影响肝肾功能:许多抗生素都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而一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果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肾衰竭。

5.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由于抗生素改变了体内的微生物环境,可能会导致一些原本不致病或致病性较弱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引发二次感染。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因为抗生素抑制了口腔内的正常菌群,使得念珠菌这种真菌有机会大量生长繁殖,给患者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自行买药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