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恶心反胃想吐是怎么回事

2025.02.16 09:08

恶心反胃想吐可能是由怀孕、消化系统疾病、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内耳疾病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反胃、想吐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停经、乳房胀痛等表现。一般怀孕12周后症状会逐渐减轻。在此期间,孕妇可以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消化系统疾病:像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引发这些疾病。患者除了恶心反胃想吐外,还可能有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等症状。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生冷、过硬的食物,戒烟酒。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

3.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细菌、毒素、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后会发生食物中毒。例如变质的肉类、海鲜,误食毒蘑菇等。食物中毒除了恶心呕吐,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一旦怀疑食物中毒,应尽快就医,必要时进行洗胃、催吐等治疗,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反胃想吐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化疗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是因为药物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或者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一般在停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可以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时间或剂量,也可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5.内耳疾病:例如梅尼埃病,内耳的膜迷路积水会影响内耳的平衡功能,除了引起眩晕外,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在发作期可使用前庭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出现恶心反胃想吐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同时,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减少此类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