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饿了心慌手抖是什么原因

2025.02.23 12:28

饿了心慌手抖可能是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胃部疾病、心脏疾病、过度疲劳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低血糖:低血糖是饿了心慌手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人体长时间未进食时,血糖水平会下降。而血糖是身体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血糖过低会使神经系统缺乏能量供应,从而引发心慌、手抖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出汗、头晕、乏力等表现。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来调节,也会导致心慌手抖的症状加剧。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即使在正常进食间隔时间内,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也比常人快,所以容易出现饥饿感。当饿了的时候,由于本身能量储备相对不足,加上代谢加快,就会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还可能有怕热、多汗、烦躁、消瘦等表现。

3.胃部疾病:一些胃部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等,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常会有空腹疼痛的症状,因为空腹时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胃部的不适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心慌、手抖。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胃部不适症状。

4.心脏疾病:某些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饿了时心慌手抖。例如冠心病患者,心脏的供血功能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当饥饿时,身体可能处于相对的应激状态,心脏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运转,但由于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心慌症状,手抖可能是伴随的神经反射表现。另外,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在饥饿状态下因身体内环境的轻微改变而发作,出现心慌手抖的现象。

5.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使身体处于虚弱状态。当身体过度劳累后,能量消耗较大,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在饥饿时,由于缺乏能量补充,身体的这种虚弱状态会更加明显,容易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同时,还可能感到极度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果经常出现饿了心慌手抖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胃镜检查、心脏相关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