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流行性出血热严重吗

2025.08.18 16:37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可能导致高死亡率。该病由汉坦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传播。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出血、休克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多样,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发热、乏力、头痛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内脏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2周,部分患者在感染后会经历较长时间的恢复期。由于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保持环境卫生、加强个人防护等。

在应对流行性出血热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至关重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可能接触到的区域,尤其是鼠类栖息地。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在流行地区,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使用驱虫剂等防护措施。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从事农业、林业等工作的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也是必要的。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