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出血中医怎么治疗

2025.04.16 11:04

子宫出血中医治疗包括活血化瘀、益气止血、清热凉血、调补肝肾、温经散寒,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通过使用桃仁、红花等药物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滞,改善子宫出血症状。适用于血瘀型出血,表现为经血紫暗有块、腹痛拒按。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可有效化解瘀血,恢复气血运行。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过度活血导致出血加重,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

2.益气止血:采用黄芪、白术等补气药物增强脾统血功能,减少出血。适用于气虚型出血,表现为经色淡红、量多乏力。代表方剂如归脾汤,通过补益脾气提升固摄能力。治疗需长期调理,配合饮食调养,避免劳累耗气。

3.清热凉血:选用生地、丹皮等药物清除血分热邪,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出血,表现为经血深红、质地黏稠。常用方剂如清热固经汤,能有效降低血热妄行。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热邪再生。

4.调补肝肾:通过熟地、山茱萸等药物滋养肝肾,固冲任二脉。适用于肝肾不足型出血,表现为经期紊乱、腰膝酸软。代表方剂如左归丸,可填补精血,恢复冲任功能。需结合作息调整,避免熬夜耗伤阴精。

5.温经散寒:使用艾叶、肉桂等药物温通经脉,散寒止血。适用于寒凝型出血,表现为经血暗黑、小腹冷痛。常用方剂如温经汤,能暖宫散寒,改善血行不畅。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

中医治疗子宫出血需根据证型选择相应方法,强调辨证施治与整体调理。不同证型的用药原则和禁忌各有侧重,需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结合生活习惯调整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