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后应该怎么护理

2025.08.11 14:19

脑出血后应保持安静卧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安静卧床:脑出血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搬动或情绪激动,减少脑部再出血风险。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卧床期间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形成,但动作需轻柔。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及体温,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血压过高可能加重出血,需维持在合理范围。出现呼吸失常或瞳孔不等大时,提示病情恶化,需立即处理。

3.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需侧卧防止误吸,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氧气支持,避免缺氧导致脑损伤加重。呼吸衰竭时需辅助通气,确保血氧饱和度正常。

4.控制血压稳定:脑出血后血压波动可能引发再出血或脑缺血。根据病情使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骤降。目标血压需结合基础血压调整,通常控制在略高于正常水平。

5.预防并发症发生: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需定期拍背排痰、被动活动肢体。留置导尿管者注意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营养支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呛咳。

护理过程中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方案,避免过度干预。康复训练应在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