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2025.04.29 08:08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调理气血、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艾灸温经散寒、中药外敷活血化瘀、推拿按摩促进局部循环。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内服调理气血: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或补益气血的方剂,如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缓解炎症反应。需结合个体体质差异灵活组方,长期服用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针灸疗法疏通经络: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或电针刺激,调节任脉与冲脉气血运行,缓解盆腔充血与粘连。针灸能直接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疼痛与坠胀感。

3.艾灸温经散寒:通过隔姜灸或悬灸神阙、中极等穴位,利用艾叶温通特性驱散下焦寒湿,改善盆腔组织血液供应,促进炎症吸收。尤其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患者,可配合雷火灸增强渗透力。

4.中药外敷活血化瘀:将大黄、芒硝等药物制成膏剂或散剂贴敷下腹部,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软化粘连组织并消除局部水肿。外敷可避免口服药物的胃肠刺激,适合长期慢性疼痛管理。

5.推拿按摩促进局部循环:采用揉、按、摩等手法作用于腰骶部及小腹,松解肌肉紧张并加速盆腔淋巴回流,减少炎性渗出物堆积。手法需轻柔持久,避免暴力操作加重充血状态。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节与局部干预相结合,通过多途径改善病理状态。需根据病情阶段及证型动态调整方案,同时配合情志调摄与生活习惯优化,方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