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恶露是怎么形成的

2025.04.02 17:20

恶露是产后子宫内膜剥脱、血管破裂、子宫收缩、感染防御和激素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剥脱:产后子宫内膜因胎盘剥离而大面积剥脱,形成大量坏死组织和血液混合物。子宫内膜在妊娠期间增厚,为胎儿提供营养,分娩后不再需要,开始自然脱落。这一过程导致大量组织碎片和血液排出,形成恶露的主要成分。子宫内膜剥脱通常持续2-3周,是恶露初期的主要来源。

2.血管破裂:胎盘附着处的血管在分娩后破裂出血。胎盘与子宫壁紧密相连,分娩时胎盘剥离会导致血管断裂。这些血管的破裂导致大量血液流入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碎片混合形成恶露。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通常在产后前几天最为明显,随后逐渐减少。

3.子宫收缩:子宫收缩有助于排出宫腔内的血液和组织碎片。产后子宫通过收缩恢复至孕前大小,这一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子宫收缩不仅有助于止血,还能促进宫腔内残留物的排出。持续的子宫收缩使恶露得以持续排出,直至宫腔完全清洁。

4.感染防御:恶露中含有白细胞和免疫因子,帮助预防感染。产后子宫内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恶露中的白细胞和免疫因子能够有效清除病原体,防止感染发生。这一防御机制确保子宫在恢复过程中免受细菌侵袭,促进伤口愈合。

5.激素变化:产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影响子宫内膜的再生和脱落。妊娠期间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失去支持,开始剥脱。激素变化还影响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影响恶露的排出量和持续时间。

恶露的形成是产后生理恢复的重要环节,其成分和排出量随时间变化,反映了子宫恢复的不同阶段。通过观察恶露的变化,可以评估产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恶露的排出不仅是生理过程,也是身体自我修复的表现,对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