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的筋骨指的是什么

2025.07.09 08:32

中医理论中的筋骨是人体重要的组织结构,泛指骨骼、关节、韧带、肌腱等支撑与运动系统。筋骨不仅构成身体的基本框架,还与经络气血密切相关,共同维持肢体活动功能与力学平衡。传统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健康与内脏功能相互影响,形成整体性的生理病理联系。

筋骨在中医体系中具有双重属性。从形态上看,筋指连接关节肌肉的软组织,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肌腱、筋膜等;骨则是支撑形体的坚硬部分。从功能而言,筋主司屈伸运动,骨承担支撑保护,二者协同完成肢体活动。当风寒湿邪侵袭或气血亏虚时,可能出现筋骨僵硬、疼痛或活动受限,中医称为痹证或骨痿。治疗上注重调补肝肾、疏通经络,采用手法正骨、针灸、中药熏洗等方法,同时强调动静结合的养护原则,如导引术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锻炼方式。

维护筋骨健康需注意日常养护与疾病预防。避免长期保持单一姿势或过度负重,防止慢性劳损。饮食中适当补充黑豆、核桃等补肾食物,结合适度拉伸运动以柔筋健骨。急性扭伤时应先冷敷止血消肿,后期配合热敷促进气血运行。严重骨折、韧带断裂等器质性病变需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中医调理更适合慢性筋骨疾病或康复阶段的协同治疗。季节交替时尤其需防寒保暖,避免外邪诱发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