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寒咳吃什么中药

2025.05.29 06:39

寒咳可选用紫苏叶、杏仁、款冬花、细辛、生姜等中药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紫苏叶:紫苏叶性温,归肺、脾经,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紫苏叶含有挥发油成分,能促进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缓解寒咳伴随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可煎汤服用或与生姜配伍增强散寒效果。使用时需注意阴虚内热者慎用,避免加重体内燥热。

2.杏仁: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能降气止咳、润肠通便,对寒咳伴有痰多气逆者尤为适宜。苦杏仁苷是其有效成分,可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频率。常与紫苏叶、陈皮同用以增强温肺化痰之效。需注意生杏仁有毒,须炮制后使用,且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适。

3.款冬花:款冬花辛温,专入肺经,长于温肺化痰、止咳平喘,尤善治疗寒性久咳。其有效成分款冬酮能舒张支气管,缓解气道痉挛。多与紫菀配伍,增强温润肺气的作用。阴虚燥咳者忌用,以免助热伤津。

4.细辛:细辛辛温走窜,归肺、肾经,能温肺化饮、祛风散寒,适用于寒咳伴痰稀量多者。细辛挥发油可麻痹呼吸道黏膜神经末梢,暂时抑制咳嗽反射。常与干姜、五味子同用,如小青龙汤。本品有毒,用量宜轻,久服易耗伤正气。

5.生姜: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功擅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初感风寒的咳嗽效果显著。姜辣素能刺激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可单用煎汤或配伍红糖增强散寒作用。热咳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以免助热生火。

上述药物均需在辨证基础上使用,避免误治。寒咳迁延不愈或症状加重时,应结合整体情况调整用药,必要时配合其他疗法协同调理。